當前碳中和背景下極具爭議的能源板塊,即是煤炭。這是實現碳中和道路上的一大阻礙,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,燃煤發電仍然扮演著重要的作用,也是確保有序過渡到低碳經濟的重要手段。
煤炭:脫碳道路上的攻堅對象用于發電的動力煤,或是在鐵礦石冶鐵過程中作為還原劑使用的冶金煤,兩者在供需層面存在交集(可能產自同一礦山,資源富余的情況下,冶金煤也用于發電),卻隸屬于不同市場。但在行業“評估二氧化碳排放影響”時,兩者都被視為“加速退役的對象”。
COP26聲明:目標明確,路徑不明煤炭是本次COP26會議的重點關注板塊。最重要的是,來自52個國家、5個非主權單位和26個其它組織(主要是公用事業部門)的利益相關者聯合發布了Global Coal to Clean Power Transition Statement(《全球從煤炭向清潔能源過渡的聲明》),主要包括以下承諾:
在本國經濟中迅速擴大清潔發電和能源效率措施的規模,并支持其它國家開展同樣的工作。
迅速擴大技術和政策支持,實現主要經濟體在2030年代(或此后盡快)、全球在2040年代(或此后盡快)扭轉煤炭發電增長趨勢。
停止就新建未消減燃煤發電項目(定義為尚未達到財務結算的項目)頒發許可證,停止新增未實施減量替代的燃煤發電項目建設,停止政府對未實施減量替代的國際燃煤發電項目提供直接支持。
在國內和國際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,針對受影響的工人、部門和社區制定強有力的財政、技術和社會扶持計劃,以公正和包容的方式,扭轉煤電增長態勢并使相關方從中受益,并擴大所有人獲得清潔能源的途徑。
上述承諾聽起來非常宏偉,但如何執行或實現,未有提及。更重要的是,中國、印度和美國作為全球前三大擁有燃煤發電廠數量最多的國家,都沒有簽署該協議。
燃煤大國的承諾與行動中國作為全球煤電產能最大的國家,已經承諾將要實現碳達峰,尚未做出明確且堅定的承諾,以減少煤炭依賴。
美國總統喬·拜登發布的2035年實現零碳電網計劃,雖迎合了COP26協議文本的相關精神,但計劃細節寥寥,此外還存在不小的政治挑戰,包括若共和黨在下屆總統選舉中獲勝,美國的氣候政策或發生重大逆轉。
印度在脫碳方面的承諾起步較晚,但已承諾到2070年實現碳中和。更重要的是,印度承諾到2030年實現碳排放量減少10億噸的目標。同時,印度已經承諾使國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50%,并在2030年前將其碳強度降低45%。這對一個預計在未來十年內,想要實現經濟每年增長6-7%的國家而言,是個艱難的挑戰。
且拋開這些目標不談,據伍德麥肯茲基本預測,基于當下全球形勢,動力煤需求將繼續增長至2025年左右,并且,我們仍有足夠的煤炭供應來滿足市場需求。
我們不僅僅要關注煤炭的需求量,也要關注煤炭的質量以及需求的行業。將來,煤質將成為分化煤炭需求的重要因素,高品位的煤炭比低品位的煤炭更受青睞。此外煤炭生產和消費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,我們預計未來海運動力煤市場將面臨萎縮。
煤炭需求如何變化?“逐步淘汰”煤炭使用的承諾,在不同的情景預測下,對動力煤需求的影響各異。在伍德麥肯茲《能源轉型展望》基準預測下(即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.7°C內),動力煤需求將在2025年達峰,即略高于70億噸,到2030年略微下降5%,達到67億噸。參考這一數據,轉型力度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
但是,在伍德麥肯茲AET-2情景預測下(即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°C內),到2030年動力煤需求需下降10億噸;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.5°C內,需要減少19億噸的需求。
隨著COP26重申將與巴黎承諾保持一致,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限制在1.5℃,在極度依賴煤電的當下,我們絕不能低估大幅減少煤炭需求帶來的挑戰。